如果从现在开始规划考研复习,暑假前每天4小时,暑假开始每天8小时,正常的学校和专业都能考上。 哪些是不正常的呢?我没有名单,但可以大致确定:一是清北的许多专业,二是二梯队院校的王牌专业,三是保送比例特别高, 基本只招2-3个统考生的专业。 网上不乏“每天14小时,3个月考上top x学校研究生”之类的言论,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根本做不到,能保持每天8小时,连续半年,基本已经足够。 下面说正题。如何做到呢?在我看来,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。 一、专注 实施战略管理的第一步是什么呢?是放弃。放弃其他的道路和想法,专注于从事一个战略。 把考研当做一个战略,那第一步就是要放弃其他事情。包括找工作、本专业课程的学习、双学位、三天两头的聚会、暑假,等等。 也不是一点都不接触这些事情,而是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能在一丝一毫上影响考研战略的实施。 你可以花2天时间找个工作先定下来,但不能三天两头投简历和面试;(不挂科的前提下)可以在期末前去上一下本专业或双学位的课程, 但不建议每节课都去;你可以在中秋节跟同学聚会吃个饭,但不能天天被人喊去喝酒;你可以暑假回家休息3、5天,但不能在家赖一个月。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!考研是个系统性的工程,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此时,花费较多精力才能完成的事情。 只有当你把内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放下,才能装更多考研的东西。不管是休息也好、运动也好,都是为了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考研中去。 试想,你早上走到自习室准备复习考研,九点半听到一场宣讲会心动了,去看完宣讲会之后快中午了,下午又修改一下自己的简历投过去, 第二天心理惦记了半天,第三天去面试了一下,后面还可能有二面、三面等。这种情况下,我相信,你根本没有时间花在考研复习上。 即使每天能抽出3个小时,那这2-3个小时的效率跟一直专注于考研的人是没法比的。 本校的课程也可以提前跟老师沟通下考研缺课的事情,如果遇到讲道理的老师,或许会默许你的行为;即使老师要求比较严, 应该也会考虑你的情况,考前几天用力复习下,应该也不至于挂科。 社交方面,尽量保持少量几个人的联系。不要每天还有一群狐朋狗友喊你打球、喝酒、打游戏啥的,太分心了,这时候要明白什么重要, 要果断拒绝!但也尽量不要隔绝与外界的联系,保持几个要好的朋友,在你复习的心烦意乱的时候,跟他们打打电话聊聊天,可以排忧解闷; 并且在部分必须做的事情上,还可以及时给你提供信息。 二、规划 即使不细化到每天做啥,但每个月、每周大致看哪些内容,要完成什么任务,肯定是要有个规划的。而且规划不能放在脑子里,要写在笔记本上。 规划的好处在于,让你不用仔细回想就知道还有什么任务没做;另一方面,规划也是一种自我监督,当天的任务若没完成,加班加点也要强制做完。 这种自律还是要争取做到的。 其实我很赞同知乎一位大神(@高太爷)说的:当你做出坚持原则的决定时,内心非常挣扎;但当你完成的时候,内心会充满快乐和满足, 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。(其实在我看来,每一次的坚持原则,都会使你的自律程度得到提升;而每一次的放弃原则,都会使你离自律越来越远。) 三、画饼 画饼的作用,从专业角度来说,叫做“强化目标”。 长期的复习,很容易出现携带、动摇的心态,有时候会觉得复习进度这么慢还能考上么、选择题错这么多咋办、这个学校值得我下这么大劲么, 当信心动摇的时候,是要给自己画画饼,自我激励一下的。 建议可以关注一下该学校或学院的微信公众号,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发布开展了xx活动、获得了xx奖项,这种新闻是有一种激励作用的。 负面的新闻,尽量选择忽略。 比如我在考研的时候,看到一个新闻说,该系的一个教授被中纪委请去给纪委领导班子讲课了。当时就觉得这个学校好厉害, 好感也自然增加,复习就更有动力。 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动力。我当时每本书上都写一一句特别喜欢的诗: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 既然决心要去做某事,就要抱着做到最好的态度;既然要爬山,就一定要去看看最高处的风景是什么样子。 四、放松 适当放松,劳逸结合,但不能过度放松。适当放松可以恢复精力,保持状态;过度放松则会丢失掉一直保持着的复习状态, 再找回来是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成本的。 可以看《生活大爆炸》这样的美剧,一集20分钟,上集跟下集关系不大;但不要看电视剧,看了第1集还想看第2集那种。 (答主考研期间,每天十点自习完到住处,看1集生活大爆炸,精神好的话看2集,然后洗澡睡觉。期间刷完了7季生活大爆炸……) 平时喜欢的运动这个时候也还可以从事,但时间一定要控制,比如我以前天天晚上跟同学打篮球,到考研时候就周日下午打一次; 每天自习完可以跑跑步,根据个人情况,也不必跑太多; 六点钟吃完晚饭散会步也是个不错的方法,一方面促进消化,另一方面散步还可以思考事情,调整心情,这个时候往往思维比较活跃, 能找出不足的地方,或增加新的想法。 五、学姐学长们是这样做! @啊啊啊啊啊 10个小时完全够了,太多了自己骗自己。我们要的是效率,不是时间,更不是自己感动自己。天天在那里从6点到晚上12点,没有任何用。 1个小时可以做完两个小时的事情才好。 △ 首先: 1、记住锻炼,每天早上起来跑半个小时以上,考研病了就不好了。(许多人说早上不适合,晚上回去换衣服也可以,自己合理安排时间) 2、一般吃完早餐,中饭,晚餐,学着散步半小时,想一下前面知识点,注意午睡 3、不要电子产品,不要太多劣质朋友,不要太多差的研友 △ 我是这样安排: 1、早上6点起床,跑步洗澡吃早饭散步,8点开始学习 2、11点半吃午饭,散步。午睡 3、1点半到5点半,学习,接着开始晚饭,散步休息思考 4、7点到10点,学习,接着去散步,回忆思考 5、11点回寝室睡觉 △ 注意效率,注意效率!有人说专业课可以逃课,班上开会什么就不去啊。人生要会舍得,把自己安排很满,其实不好。 △ 至于部分学医实习的,大家都实习,如果你持续学习你会有更大优势。 △ 最后的关键:不要手机、不要损友、不要杂事、不要三角恋、不要其他破事! @小鹿学姐 17年考研,总分424。可以这么说,我每天都保持超过10个小时的时间学习。怎么学?这还不简单。 △ 暑假(7-9月): 数学 8.00-15.00 中间要睡个午觉,主要就是看视频和巩固看视频写的笔记 英语 15.00-20.00 主要就是背单词+看真题 20.00-21.00 巩固一天所学 21.00-23.00 休息 ![]() △ 开学(9-12月): 数学 8.00-15.00 中间要午休一个小时 英语 15.00-17.00 专业课 18.00-21.00 政治 21.00-23.00 ![]() 23.00-24.00 巩固一天所学 △ 高效学习最重要的方法,在我看来就是要有一个计划,把这份时间安排表贴在桌子上,每天按时按点完成, 完成不了就不睡觉,这样用不了几天你就可以适应这种节奏了。 Ps:最重要的是放下手机不要有对象,可以找个研友 |